高校如何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复旦大学专家谈新思考新实践
(资料图片)
教学重本质 视野要拓展 氛围贵探索
黄海华
■本报记者 黄海华
今年夏天,复旦大学“数学英才试验班”第一届毕业生毕业,别开生面的“哲学+政治+法律”博士培养方向启动招生。作为首批“双一流”高校之一,复旦大学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有何新思考?记者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闻玉梅,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孙向晨教授,复旦大学教务处处长、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林伟。
医学教育需一定程度改革
关于基础医学,闻玉梅一口气说了好几个形象的比喻——它是医学的“压舱石”,没有它就无法“远航”;它也是“金矿”,可以不断去挖掘;它还是“树的盘根”,不断汲取营养,让医学进一步发展。这些基础学科的特点,都要求拔尖人才的培养尤其要注重教育的规律,回归教学的本质。
现在医科生要学的东西越来越多,除了医学,还有法律、经济、伦理、新技术等。闻玉梅说,学生本来就负重,要给他们加油而不是加重,要更多地启迪学生去思考。“我每年上课的讲稿都不一样,因为每年都有新的思考。上课不是灌输,而是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种。我经常跟学生说,不要被动地听,而要思考有什么问题。”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闻玉梅说,她曾和其他两位老师联合开设了人文医学选修课,一半时间讲,另一半时间讨论。全部课程结束,不用考试,但需结合专业写一篇心得。这个课很受大家欢迎,一直延续到现在,并通过网课辐射到了全国多所高校。
教育是人才的土壤,土壤越肥沃,人才就有更多创新思维。人才就像涌泉,清澈、有活力,不断在更新。从这个需求出发,闻玉梅认为现在的医学教育特别是基础医学教育可能需要一定程度的改革,能否先在几个学校开展自主改革试点?比如自编教材,而且上课时也不一定完全按照教材。
哲学要增强现实感经验感
基础学科要出拔尖人才,需要不断打开研究者的视野、深度,激发学习者的思考。哲学学院是复旦唯一实行博士生双导师制的学院,即在主导师之外增设1名副导师,其不需要博导资格。“我既做主导师,也会做副导师。这是为了给同学带来不同的视野和张力,打开另一种眼光,呈现另一种可能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孙向晨说。
“哲学说到底是反思性思维,首先是对人类生存基本问题的反思,在具体领域就需加上其他学科内容。”孙向晨2011年起担任哲学学院院长,第二年在新生入学仪式上提出“哲学+”教育理念。2021年,复旦哲学学院、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经济学院设立“哲学+政治+经济”本科专业;今年早些时候,全国第一家“应用伦理”专业硕士项目在复旦哲学学院完成招生;今年夏天,哲学学院和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法学院合作的“哲学+政治+法律”博士培养方向也启动招生。
当时有一种担忧认为,“+”了其他学科后,哲学就没有了。“‘哲学+’的主体首先是哲学,只有加强哲学训练,才有资格去‘+’。事实上,这么做了以后,起到很好的效果,哲学的地位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加强了,后来其他学校也在跟进。”
“哲学要有生命力,就要增强现实感和经验感。”孙向晨说,他们把学生放入山村、社区等现场,不用去想哲学,就实实在在做事。哲学并不是虚空的,而是思考问题的层次。有了思考的物料,就可从中去分析,去提炼,去领悟。会“悟”,是基础学科前进特别需要的能力。
实现从“拔尖”到“冒尖”
“复旦数学的招生很热门,录取分数也相当高。”林伟介绍,多年来,数学学院的拔尖学生培养以“无学分讨论班”为核心,贯穿本科四年。为培养下一代数学拔尖人才,复旦大学2019年启动“数学英才试验班”计划,今年夏天将迎来第一届毕业生。“试验班”减少了必修课,设置了自选课,让学生自由探索。为让更多有潜力的数学等基础学科苗子更早地“冒”出来,复旦还先后推出了“步青计划”“周末学堂——拔尖学科高中先修计划”,帮助高中生接受科普和学术训练,体验科学的乐趣和艰辛,早日形成自己的学术志向。
数学专业的学生并不仅仅只学数学。早在2012年,复旦就在全国最早推行贯穿本科教育全过程的通识教育,300余名教师参与建设了180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已成为国内通识教育的典范。“从通识教育到专业培养,再到多元发展的脉络中,有一个‘不变量’会一直延续,那就是人格养成、视野拓展和能力提升。”林伟说。
2015年,复旦启动高挑战度和高开放性的“本科荣誉项目”,将拔尖学生的培养从基础理科、基础文科向社科、工科和医科等学科不断拓展。不同于大部分高校在拔尖学生培养上采取独立组成学院的模式,“本科荣誉项目”更像是一种“散养”模式,修读荣誉课程不设门槛、不选拔学生,可以跨专业跨学科,且允许中途切换到对应的普通课程,通过“闯关式”设计让学生探索自己的无限可能,以期实现从“拔尖”到“冒尖”。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