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有一张图片,在国内社交媒体上传得很火,是布林肯乘坐专机抵达北京时拍摄的。严格来说,这张图片是由三张小图凑在一块合成的,三张照片拍的其实都是布林肯在走下登机梯时的场景,然而,它们给人的观感却是截然不同的。
第一张照片是我方拍摄的现实图,有蓝天,有红旗,有美方的专机,还有站在登机梯下面等待着的人群。整张图的画面构成显得自然且正常。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没把布林肯给拍进来的缘故,所以这张照片看起来似乎显得分外和谐。
【资料图】
第二张是由大名鼎鼎的英国广播公司,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BBC拍的。这张近景把焦点聚焦在走下登机梯的布林肯身上,除了布林肯本人,以及他身后那片实在没法剔除的天幕背景之外,停机坪周围的其他一切元素,几乎都被BBC排除在了镜头之外。
不过,虽然没法把天幕给剔除,但好在BBC还有在天上作画这项看家本领。通过拉低对比度,BBC镜头下展现出来的6月18日这一天的北京早晨,俨然是一片灰蒙蒙的雾霾天,蓝蓝的天幕全然不见踪影。也就是布林肯在下飞机时没有戴上口罩,否则,这样的滤镜再加上这样的画面构图,不明就里的人一眼看过去,怕不是还以为他这口罩戴了是用来防雾霾的呢。
第三张则是出自美国媒体《华盛顿邮报》之手,《华邮》这张照片修得就更过分了,画面对比度进一步拉低,不仅直接把北京的蓝天拍成了PM2.5爆表的重度雾霾天,甚至还把布林肯这个白人的皮肤拍出了一种黑人的质感。得亏布林肯的脱发问题不像其他欧美男性政客的那么严重,不然《华邮》就P出来的这画面质感,你说这趟过来北京的是奥巴马我都信。
看到这里,我估计有些人要犯嘀咕了:孤烟你说你至于吗?人家BBC和《华盛顿邮报》不过就是把照片的画面对比度调低了一点而已,这也不能说明人家就是刻意在扭曲北京的空气污染指数啊。没准西方媒体就喜欢这种偏灰暗一点的照片质感呢?布林肯这趟是跟我们聊国家大事的,对比度太高画面太鲜艳了,反而显得不合时宜。还是低一点好,至少看起来显得庄重肃穆。
是吗?真的是这样的吗?那我们不妨看看乘坐布林肯专机和他一同访华的随行记者,《纽约时报》的爱德华·王的说法好了。对于6月18日这一天的北京天气,王大记者在推特上是这么说:“国务卿布林肯已经在北京降落了,我们现在正在机场跑道上滑行。看遍长城内外,所入我眼的依旧是一片雾霾,这勾起了我的回忆。这是我自2019年以来第一次回到北京。”
看到了没?不是我要恶意揣测这些西方媒体在报道布林肯访华一事上的态度,而是人家自己心里确实就是这么想的。它们甚至连遮掩遮掩宣传意图的工夫都懒得下,生怕我们看不出它们要带的是什么节奏,堂而皇之地就在社交媒体上把自己的内心想法给袒露出来了。
就现在这个时节,一大清早的,万米高空之上,西方的记者们居然还能用肉眼穿过云层,看出长城内外的雾霾来?什么叫睁着眼睛说瞎话啊同志们?这种话都能说得出来,我看跟着布林肯过来的这位《纽约时报》记者,要么应该去看眼科医生,要么就该去看心理医生了。
之前美国政府里头一直有人在西方媒体耳边吹风,说布林肯是如何如何心怀诚意地希望访问中国,结果中国却总是板着一副冷脸发坏人卡,不见、不约也不聊,一点通过沟通来解决问题的意愿也没有,妥妥就属于那种电影里头的强硬反派人设。就是不说他们自己在私底下扎了中国多少次小人,说了中国多少句话坏,写了中国多少篇小作文。明明就是他们自己不愿意拿出身为客人起码的诚意和礼貌,却偏偏还把他布林肯来不了的责任归结给了我们。
现在呢?布林肯好不容终于搞到来华的机票了,结果这帮西方媒体又阴戳戳地在画面构图和色彩对比度上搞小动作,把北京的蓝天修成了雾霾天,把布林肯P成了长头发的奥巴马。知道的知道他布林肯这是降落在北京,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访问新德里的呢。
什么叫做“连身为客人起码的诚意和礼貌都没有”?这就是。
布林肯这趟来北京待了两天,虽说时间不算太长,但留给谈正事的余地肯定是有的。从贸易到美债,从俄乌到两岸,哪一个单独拎出来不能谈上个几天几夜的?为什么跟着布林肯过来的西方媒体,偏偏就是要把宝贵的胶卷和篇幅腾出一部分来,留给北京的天幕呢?我仔细想了一下,最后总结出了两个原因。
第一,通过这样的画面语言,给欧美读者和英语受众们潜移默化地灌输一种“中国的空气污染问题还是很严重”的错误认知,维持它们在对华报道上苦心营造出来的信息茧房,加深西方对中国的刻板印象,进而诱导他们得出诸如“中国在环保上出的力还不够,和西方加强合作才是出路”这样的结论。这一张打的是环保牌。
第二,则是通过渲染北京天幕的灰暗和阴沉,营造出一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会谈氛围,既表现出了中方对于布林肯此行的上下态度,也烘托出了布林肯这趟的艰难险阻。在这样的语境之下,我们成了恶龙,而他布林肯就是那个承载着全村人希望的勇者。这一张打的是心理牌。
借由画面构图和色彩对比来进行心理暗示和政治隐喻其实并不新鲜,不光是在媒体的报道上,也不光是对我们,西方的这一套其实放在哪里都差不多。
莫斯科永远是冷蓝的,肃杀的。克格勃的特务动不动就在大街上抓人,然后丟进卢比扬卡审完就毙了。
巴格达永远是土黄的,燥热的。随便哪个裹着头巾、穿着长袍的都有可能是恐怖分子,一言不合当场就能炸了。
北京永远是煤灰,压抑的,下岗工人骑着自行车从天安门下面经过,就为了去农贸市场上淘点人家收摊后剩下的烂菜叶子。
香港永远是霓虹,咸湿的,道路两旁永远林立着花花绿绿、流光溢彩的各色霓虹招牌,上面写满了连我们这群中国人都看不懂的中文,下面则站着几个衣着暴露、言语轻佻的风尘女子。
所有这些镜头语言,你倒也不能说它们都是错的。俄罗斯有没有在大冬天里当街抓过违法犯罪分子?伊拉克有没有在大热天里发生过炸弹袭击?内地有没有经历过工业化早期的痛苦和窘迫?香港有没有出现过白人男性可以为所欲为的红灯区?这些事情都是曾经发生过的真实历史。而现在,它们却成了西方用来表现我们的固定滤镜,用来给西方媒体的受众编织信息茧房的固定材料。
之所以说是固定的,是因为这些滤镜和材料,往往是它们特意挑在我们最窘迫的时候,从我们最尴尬的影像记录里头,自最让我们难堪的那一帧画面里头反复提炼出来的。以后不管时代如何变迁,社会怎么发展,无论它们报道的是什么话题,我们在它们镜头下的画面质感,基本上都不会再跳出这样的框架了。
所以,莫斯科永远只能是那个永远阴冷刺骨,秘密警察可以不经审讯当街把人抓走的莫斯科;巴格达永远只能是个黄沙漫天,恐怖分子动不动就在人群中引爆炸弹背心的巴格达;北京也永远只能是那个PM2.5爆表,下岗工人骑着自行车去捡菜叶子的北京。
不仅仅是布林肯来华和我们会谈这件事情,在随他一同来到北京的那群西方媒体的镜头下和笔头下,只要是关于我们的中国的一切,通通都可以政治化。
什么叫做刻板印象?这就是刻板印象。
我之前其实也不太理解,你说你们这些外国政要,坐专机出来访问就访问吧,你带多少官员和商人我都能理解,毕竟是国与国级别的往来,大家谈的无外乎是经济和政治这样的正事和大事。至于记者这种随行人员,带一两个也就行了,有必要各大主流媒体都得捎带上一个吗?
现在我算是看明白了,不是他们做错了,而是我想错了,错在没有正确理解他们要干的“正事”。如果人家压根就没想过能和你谈成什么经济和政治上的大事,过来一趟就跟流量明星在电影节上走红地毯一样,无所谓有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来了就是走给各路记者的镜头看的,那我们再去纠结他演得好不好,其实就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毕竟人家也不是演给我们看的。
西方媒体普遍不看好布林肯此次访华,在这一点上我倒是难得和他们达成了观点一致。不过,话虽如此,但至少在带了一帮随行媒体过来北京这件事情上,我觉得布林肯的团队还是很精明的。既然一早就知道没法在玉渊潭的谈判桌上写出什么大文章来了,那还不如索性就让西方媒体在小作文上尽情放飞自我好了。
别管雾霾天和自行车这些鸡毛蒜皮的小碟子小碗能不能撑起布林肯这一桌的排场来,也别管它们用的是不是真材实料,有得吃总好过没得吃。曝光度才是第一位的,要是没了曝光度,他布林肯这趟就是能谈出花来,也一样于事无补。
布林肯不可能算不明白这笔账,不然他有什么必要非得在专机上给《纽约时报》还有《华盛顿邮报》这帮人腾个座?是说布林肯就喜欢西方媒体的这种滤镜,用在自己身上可以为政治正确加分呢?还是说他觉得西方媒体的面子比官员和商人们加起来还大,摆到北京的谈判桌上可以直接当筹码用?总不至于说是因为担心飞机上载重太少,所以专门找了这几家西方媒体的记者来配平的吧?
当然不是,随行带着一帮西方记者的最大好处,就是不需要布林肯真的在中美双方的会谈中谈出点什么来,他们才有文章可做。因为他来北京这件事情的本身,对西方媒体而言就是文章。西方媒体是什么德性啊?人家可不是我们啊,只要来了中国,布林肯还怕这帮人找不到写小作文的素材吗?
布林肯访华这件事情本身其实没什么好说的,但他上哪儿都带着一帮会写小作文的西方记者这一点,我倒是觉得很值得我们好好思考思考。不就是营造刻板印象嘛?不就是编制信息茧房嘛?不就是加个画面滤镜嘛?无论是纽约大半夜搞零元购的高级黑,还是费城大白天行尸街头的中国白,所有这些美国滤镜的对比度都是现成的,我们甚至连后期调高或拉低的工夫都省了,现在最大的问题,其实无非就是用还是不用罢了。
我不觉得我们需要因此有什么心理负担,毕竟我们又不是搞假新闻。加滤镜的事情,怎么能算造谣呢?总不能说只许他们西方记者放火,不许我们中国媒体点灯吧?
大文章当然要做,但是小作文也得会写,不仅要会写,而且还要敢写、敢发。作得了大文章,我们就写大文章;可它们要是不愿意和我们作大文章了,那我们就陪它们写小作文。不要试图用大文章里头的道理去说服它们,小作文的受众群体是不吃这一套的。外交谈判应该讲究策略战术,舆论宣传也应该有的放矢。美国浑身上下多的是靶子,现在就看我们愿不愿意搭弓射箭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