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 > 正文

一百年来,我们听见的中国

诸君:

要知道,我们陈平原先生对声音的兴趣,总也有超过 20 年了。他那篇著名的《有声的中国—— " 演说 " 与近现代中国文章变革》是在 2005 年首次在学术会议宣读的。其实还要更早,2000 年陈平原先生为贵州教育出版社主编 "20 世纪中国人的精神丛书 ",在《点石斋画报选》之后,即继之以《章太炎的白话文》。到了 2005 年,他带着一班学生分头编写 " 现代学者演说现场 " 丛书,其对于现代中国研究的 " 四重视野 " 当已定型:大学、都市、图像与声音。

说起来," 声音 " 是四者之中最难研究的。当年编 " 现代学者演说现场 " 丛书,我分到的现代学者是胡适——这人极有名,留存史料亦多,按说比别个要容易叙写。但是样章写了,目录拟了,真要做起来,也是为难得紧。编《演说集》不难,无非是全集里挑挑捡捡,但想要达到 " 还原现场 " 的地步,立时觉得天地苍茫,无枝可依。加上博士论文答辩、找工作等等干扰,最终竟不能还著名的演说家胡博士一本现场声音小集,想来也是抱愧抱憾。


【资料图】

诸君看过平原先生这本新著便知,所谓 " 有声的中国 ",主要还是关注面向公众的演说。这事在传统中国是个 " 缺门 "。现在我们探讨古人 " 语言的政治 "" 说服的艺术 ",大多以《左传》《国语》《战国策》为例,但那里面大多是数人之间的对话,很少有面向公众的演讲。有一个有关内部对话的故事,大家都喜欢讲,那是隋开皇初年,刘臻等八个人到陆法言家去讨论音韵问题,试图解决南北俗音方言歧异的问题。就是那天晚上,魏澹对陆法言说出了那句名言:" 向来论难,疑处悉尽,何不随口记之!我辈数人,定则定矣。" 于是中国目前可考最古的韵书《切韵》诞生了。古代文化史上,这样的事例很多。

《有声的中国——演说的魅力及其可能性》

陈平原 著

商务印书馆出版

在我们这样一个什么都讲流量的现代社会,追求 " 我辈数人,定则定矣 " 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政治也好,学术也罢,社会动员更是,都少不了向特定或不特定的多数公众演说的需求。梁启超说报章、学堂、演说是 " 传播文明三利器 ",绝非虚言。我研究 1904-1906 年的北京启蒙运动,那时几乎每出大戏开场前,都会有彭翼仲、王子贞等人上台演说家国大义,平时也有志愿者(大多是说书先生出身)在讲报馆宣讲报上的新闻与时评,最有名的醉郭,教师出身,义务讲报多年,他去世后葬在陶然亭,成为北京的知名景点,民众们很怀念这把陪伴了自己艰难岁月的声音。再有 " 五四 " 时期的平民教育演讲团,每次出街之前,都将演讲题目登载在《北京大学日刊》上,内容无所不包,堪称当年的现场小红书。

诸君或许会觉得 " 声音 " 这个题目说起来很热闹,但你要具体下手试试,会发现内容极为琐碎,而且又几乎没有声音文档留存(个别历史上的大人物除外),讲者的语气神态、节奏顿挫、现场气氛、事后影响,全需要从报章或回忆录中撷取。这份工夫不是轻易能做到的!当然,你若是只研究演讲文本,倒是方便,只是那就失去了研究 " 声音 " 的初衷——顺便说一下,研究案头文学的戏曲剧本,与关注演剧现场的歌裳韵乐,其间的差异也很类似。

让我们来看看陈平原积廿年之功,是怎么来探讨 " 有声的中国 " 这个想想都让人头疼的命题的:

第一章《演说之于现代中国》提纲挈领,极是简明地辨明 " 演说 " 这一外来事物如何在近代中国蔚然成风;我们这些今人又如何在记录技术手段缺乏的前提下,靠对演说的 " 视觉呈现 " 与 " 听觉记忆 " 追摹现场——或用陈平原喜欢的词 " 触摸历史 ";近代中国的现场演说如何呈现出其无可替代的魅力,并影响到 " 现代国语 " 的形成。如果说用一场演说来比方这本书,那这一章就是铺好舞台,摆好话筒,PPT 列好提纲,灯光打好,话题渐渐入港。

第二章《晚清画报中的声音》其实是放大了 " 视觉呈现 ",将作者关注的 " 图像 " 与 " 声音 " 勾连起来。这一章配的插图既多且妙,而且也不限于演说,举凡乐队、剧场、会议,晚清画报中出现的声音类型,纷纷跃然纸上。特殊演说者如小学生、和尚、道士演说的画面场景,特别能呈现晚清社会 " 众声喧哗 " 的特性。在一场演说里,这就是列数据、举例子的部分,丰富又有趣,观众自然舍不得离场。

第三章《现代中国的演说及演说学》,干货来了!作者过目的近代以 " 演说学 " 为主题的书籍多达 56 种。这些书籍或译或著,精粗不一,详略参差,但汇集起来,就很好地展示了现代中国人是如何追求演说的才能,以及什么样的演说才是他们心目的好演说。同样,名人演讲集的盛行,也让人看到民众对 " 声音 "(哪怕是拟想的)的迷恋。诸君,我突然想到,将中国古已有之的 " 语录 " 与 20 世纪的 " 演说 " 进行细析比较,怕不也是很好的跨学科题目?

第四章《声音的政治与美学》是最好看的,讨论现代中国演说家们的理论与实践。不管是难得的孙中山演说留存的氛围记忆,还是梁启超乡音引发的啼笑皆非(梁实秋倒认为梁启超的演说带着广东口音才够劲),或是宋教仁、闻一多那样因演说被难,还有陶行知与闻一多演说中迸发的诗性光辉,都紧扣印证着本书副题中的 " 演说的魅力及其可能性 "。演讲学书籍里常教导我们演说时要准备几个名人小故事,这章里故事是最多的。

前面的章节都很精彩,但诸君若来问我,我最佩服的是第五章《徘徊口语与书面语之间——工作报告、专题演讲及典礼致辞》。如果前四章足以说明作者的体大思精,那么这一章呈现出的是作者直面当下的勇气与卓见。比起需要搜罗爬梳各类材料的近代研究,对当下发言,材料不缺,但笼统地评判好坏容易,直接辨析 " 为什么书面语会伪装成口语 "" 为什么口语会进入书面语 " 这样的问题则倍感艰难。前者指向 " 套话 " 对日常话语的渗透与同化,后者则以 " 根叔体 "" 淘宝体 " 进入殿堂为例,明确地表达了反对态度,让人想起平原先生 " 中文系学的就是优雅得体的表达 " 的断语。这些现象分析,背后的问题其实是 " 文体感的缺失与重建 "。比起文白分野初期 " 我手写我口 " 的激烈主张,作者明显更认同五四新文化人所追求的 " 有雅致的俗语文 "。一本探讨 " 有声的中国 " 的学术著作,最后提出的问题却是:" 读书人还能发出独立的声音并讲求文章之美吗?"

诸君不觉得是这样吗?今日语言之难、之害,大概都在于太缺乏 " 独立的声音 ",从高头讲章到短视频,从广告到网络梗,随处可见千篇一律的模式。有爱汉语的朋友,希望能平日多留心,警惕。

谢谢!

作者:杨 早

编辑:周怡倩

责任编辑:朱自奋

*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


您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

Copyright   2015-2022 东方音箱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8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