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竹枝声声映三峡 作者:刘昌海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2580 竹枝源在巴渝,唱响三峡。
2、 竹枝和竹枝词不是同一概念。
3、竹枝,是巴渝一带的民间清唱;竹枝词,是后世文人仿效民间竹枝所创作的新词,后来渐渐成为一种叙述风土人情,即景抒情的特殊诗体,类似于有固定调名的词牌,人们习惯上也称其为竹枝。
(资料图片)
4、竹枝从远古走来,在民间广为传唱,她属于一种特殊的巴渝民歌。
5、司马相如《子虚赋》中对巴渝民歌有这样的描绘:“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6、巴渝、宋、蔡,淮南干遮,文成颠歌,族居递奏,金鼓迭起,铿锵镗合,洞心骇耳。
7、”足见当年唱民歌的场面之宏大,声势之浩大,情景之壮观。
8、巴渝民歌有高亢激越的劳动歌,悠扬宛转的山歌,亦真亦幻的仪式歌。
9、民歌来源于劳动与生活,其内容往往是叙风土、抒情怀、扬声威。
10、往往句数、字数不固定,随兴而唱。
11、 《三峡诗汇》中收有《彝陵歌》”,其内容为:“明月清风,良宵会同。
12、星河易翻,欢娱不终。
13、绿樽翠勺,为君斟酌。
14、今夕不饮,何时欢乐!”这是一首流传于唐代的歌谣,《东湖县志》称作彝陵女子之作品。
15、这首歌谣是一位彝陵女郎在一次良宵的宴会上所抒发出的感慨之情。
16、为四言八句。
17、《三峡谣》相传为北魏时期的民间歌谣,内容为:“朝发黄牛,暮宿黄牛。
18、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19、”全诗把黄牛峡范围之广大,峡山之纡回,曲折而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20、为四言四句。
21、《巴东三峡歌》相传为北魏时期的民谣,内容为:“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2、巴东三峡猿鸣悲,猿鸣三声泪沾衣。
23、”为七言四句。
24、四句皆言三峡多啼猿或猿鸣,皆应之以泪,湿之于衣,把三峡两岸写得凄恻悲凉。
25、李白《荆州歌》这样写道:“白帝城边是风波,瞿塘五月谁敢过?荆州麦熟蚕成蛾,缫丝忆君头绪多,拨谷飞鸣奈妾何?”写荆州一女子对去瞿塘未归的情人的怀念。
26、为七言五句。
27、从这些民歌资料中看出,三峡民歌是比较自由的,无固定的体式。
28、 到了唐代,刘禹锡贬谪至夔州为官,刘禹锡被这儿的竹枝民歌吸引了,他也加入了竹枝的创作队伍之中。
29、他在《竹枝词序》中写道:“四方之歌,异音而同乐。
30、岁正月,余来建平,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
31、歌者扬袂雎舞,以曲多为贤。
32、聆其音中黄钟之羽,率章激讦如吴声,虽伧不可分,而含思宛转,有淇澳之艳。
33、”他的《竹枝词二首》之一为“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34、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35、”这简直就像是为唱歌女子写的唱词,再现啦唱歌的场景和情调。
36、还有唐代的白居易在忠州创作了《竹枝词四首》。
37、宋代来四川任制置使的范成大写有《夔州竹枝歌九首》。
38、都是七言四句。
39、极似唐诗中的七言绝句。
40、近人任半塘先生认为,区分绝句与竹枝词的最显著特征应在声乐方面。
41、竹枝词的最大特点是多用拗体,而绝句则格律严整,对仗工稳。
42、竹枝词常以七言绝句为体,专咏地方风土、人情,富有山歌意味。
43、 由此看来,竹枝从远古唱来,至唐代有了固定的体式,为七言四句。
44、这其中估计是民歌受了唐代正统诗体绝句的影响,借鉴了七言四句的形式,而专咏地方风土人情未改。
45、这其中可能离不了文人的参与,特别是像刘禹锡这样的大诗人的作用更是不可少。
46、刘禹锡当推为竹枝圣手,他让竹枝走出了巴渝,飞出了三峡。
47、 为什么把这种民歌称为竹枝?细细想来,自有原因。
48、三峡及三峡库区绿竹遍野,分布着有楠竹、慈竹、斑竹等。
49、绿竹增添了山野的秀美,青翠可爱。
50、一来可能是唱歌人常在竹林唱,还可能手握竹枝而唱。
51、我想,现在巴渝地区还流行的打“莲响儿”,这也许是对他的承传吧!青山,翠竹,江水,溪流,明月,扁舟,情郎,阿妹……多么优美的场景,传来声声动人的竹枝。
52、这是多么令人陶醉的情景啊!可惜现代三峡人却少了这份情调! 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内容为: 其一: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53、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54、 其二: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风拍山流。
55、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56、 其三: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觳文生。
57、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58、 其四: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
59、凭寄狂夫书一纸,住在成都万里桥。
60、 其五: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61、昭君村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62、 其六:城西门前滟预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63、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64、 其七: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65、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66、 其八: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
67、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68、 其九: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69、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70、 文人留下的竹枝作品,是民歌竹枝的结晶,是民歌竹枝的典型代表。
71、有名的竹枝词作品有:刘禹锡的《竹枝词九首》,《竹枝词二首》;白居易的《竹枝词四首》;范成大的《夔州竹枝歌九首》。
72、 刘禹锡竹枝词的基本特征是以诗人创作之特色而还民歌艺术之本位,为民歌歌唱者设身而作,积极参与民间歌唱。
73、白居易的竹枝词分明是在写自己的见闻感受,是为自己而作。
74、白居易把竹枝歌唱视为一种客观对象和独特的景观加以远距离观照,加重了民歌的文人气息。
75、范成大的竹枝词,虽然也同样在写峡区人民的生活场景,但这种场景更多地是以游者的眼光来欣赏和观照异地他乡的风土人情。
76、如刘禹锡写道:“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77、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78、”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初恋的少女在江边听到情人唱歌时的喜悦、迟疑的复杂心绪。
79、简直就像少女的唱词。
80、白居易写道:“竹枝若怨怨何人?夜唱山空歇又闻。
81、蛮儿巴女齐声唱,愁煞江楼病使君。
82、”这首诗说竹枝歌打动了自己有病之身的情怀。
83、范成大写道:“五月五日岚气开,南门竟船争着来。
84、云安酒浓麴米贱,家家扶得醉人回。
85、”这首诗以旁观者的眼光写出了龙舟竞赛的情景。
86、 透析传下来的文人竹枝词,可感知到竹枝的感情基调是“含悲”的。
87、如刘禹锡写到:“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88、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89、” 白居易写到:“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
90、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青鸟一时啼。
91、”“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两脚齐。
92、水蓼冷花红簇簇,江篱湿叶碧凄凄。
93、”“江畔谁人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
94、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
95、其咏写内容多与三峡风物、风土、人情有关,往往抒思念、悲苦的情怀。
96、 唱竹枝,成为了古老三峡的习俗,以唐、宋为盛,唱得最响。
97、在巴渝大地上,沿长江三峡广大地区,以夔州、忠州、云安为代表,竹枝声声回响于三峡。
98、 习俗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其精神内涵绝不会丢,往往深深地扎根于人们的思想中、情感中、性格中。
99、时至今日,巴渝大地,虽不唱竹枝,但其咏物抒怀的传统却永存。
100、江上风清,诗风浓浓。
101、人们还可以到奉节白帝城竹枝馆去感受竹枝的古老魅力,品尝石碑上首首竹枝的韵味;到忠县石宝寨体味竹枝遗音,放声大江一处流;到云阳龙脊石触摸竹枝遗韵,听新竹枝入耳声声。
102、 大江东去,世事变迁,抹不掉我们对竹枝的永远怀想。
103、青山依旧,江水长流,竹枝传响,情韵悠悠!。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关键词: